Search

去完旅遊展之後,看見旁邊有一個展覽叫50+。

猶豫了1分鐘,買票入場。進場的時...

  • Share this:

去完旅遊展之後,看見旁邊有一個展覽叫50+。

猶豫了1分鐘,買票入場。進場的時候我希望了解有什麼企業、服務、商品會以銀髮族為對象?

場內果然都是老友記,灰色頭髮、白色頭髮、明顯是染的黑色頭髮都有。如同我心中所想,健康食品、骨質疏鬆、各種痛症、安老院舍、社區服務中心、東華三院都有。

食環署的綠色殯儀服務佔了很大的攤位。香港原來每星期都有船出海撒骨灰,分別在港島東以及南丫島一帶;另外還有13個公園可以永久安眠。除此以外還有捐贈器官的攤位,讓各位在生前預先計劃死後是否要遺愛人間。

東華三院有迷你的棺木,介紹西式棺材、中式棺材,還有紙做的棺材。我有位廣西柳州出身的朋友好多年前曾經送過一個迷你中式棺材給我,寓意「升官發財」。這些東西不是每個人受得起,尤其迷信風水的話⋯⋯

在展覽的角落發現了一個有趣的攤位。曾經在Facebook見過書架可以變成棺材的廣告,這裏有實物展出。他們機構的宣傳標語是:「沒有人能預計自己的生命長短,但我們有能力減少自己人生的遺憾。」服務範圍是個性化喪禮,跟傳統道教或者基督教的葬禮不太一樣。

在展場裏遇見一位年青人,因緣際會下討論生死。講多幾句方知原來是中大哲學系的畢業生,而且副修歷史,半個師弟。

大學的時候曾經讀過「死亡與不朽」,再加上人生路上已有好多朋友未能白髮已經先行離去,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縱觀場內老友記們中氣十足,享受着按摩服務、關心各種健康產品資訊、又要買防止脫髮用品和成人紙尿褲,似乎比我還要元氣滿滿。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